许多结肠炎患者认为这不是一种严重的疾病,无需治疗即可治好。因此,他们错过了结肠炎的较好治疗期,发展成慢性结肠炎,对身体造成了大的损害,增加了治疗难度。慢性结肠炎有害吗?让我们看看医生的介绍。
1、毒性结肠扩张
它发生在急性活动期,发病率约为百分之2。因为炎症影响结肠肌层和肌间神经丛,导致肠壁张力降低、节段性瘫痪、大量肠道内容物和气体积聚,导致急性结肠扩张和肠壁变薄。病变多见于乙状结肠或横结肠。诱因包括低钾血症、钡灌肠和使用抗胆碱能药物或阿片类药物。临床表现为病情迅速恶化,中毒症状明显,伴有腹胀、压痛、反跳痛,肠鸣音减弱或消失,白细胞增多,X线腹部平片显示肠腔增宽,结肠袋消失等,易并发肠穿孔。死亡率为百分之11~50。
2、溃疡穿孔
在结肠扩张的基础上,容易引起溃疡穿孔和急性弥漫性腹膜炎。
3、溃疡出血
除了血管性溃疡引起的出血外,凝血酶原降低也是一个重要原因。由于大出血,经常需要治疗。
4、疾病变化
疾病变化的发生与疾病的时限和范围有关。病程越长,范围越广,病情越严重。其发病率约为无结肠炎患者的5到10倍。它更常见于累及整个结肠的结肠炎患者。它发生在儿童时期,已有10多年的历史。
以上内容就介绍到这里,相信对大家都有所帮助,平时注意自己的胃肠健康,如出现胃肠道不适,请及时了解原因并寻求正规治疗,以免造成更大伤害。